成員越多,廢話就越多...退出無效Line群組:別再盲目「+1」了,用點腦好嗎?
2017.02.09
撰文者謝文憲(憲哥)
職場憲上學 瀏覽數:85524
年後我有個社群在二月底要辦登山活動,某日一位學員發出LINE的訊息:「各位抱歉,小妹因同學家父過世,當日必須前往台南致意,無法與各位相聚,深感歉疚,在此預祝活動圓滿順利成功。」
底下因此回了十幾個「節哀」、「R.I.P.」、「節哀順變」等長短不一的訊息,這學員在幾分鐘後出來回應:「其實我沒有很難過。」
然後大家更是驚訝的你一言我一語。
最後他說:「同學爸爸過世,我為何要很難過?」
「拜託,同學的爸爸就說同學的爸爸,幹嘛要說同學的家父。」
於是,大家笑成一團,算是年後的拜年哈拉吧。
我過完年後超忙的,往好處想,忙碌之餘,怡情調劑吧。
最近的童仲彥事件、誤傳張忠謀跌倒重傷、曹啟鴻下台,其實都有異曲同工之妙,真相絕對跟你想得不太一樣。關於這類事件,我想跟大家談談五個想法:
1. 現今社會,每個人的注意力集中時間都很短,更有可能提高「看見黑影就開槍」的機率,每看到一則訊息,「停想動」三步驟,先「停」一下,「想」一下,再有「動」作及回應,是面對重大訊息的必要流程。
2. 社群裡面有一位意見領袖先發言「請節哀」,於是下面出現類似字眼的機率就大增,不是意見領袖說的話就算數,自己也要有判斷頭腦好嗎?這印證了我常說的:你成功了,屁話都是對的。
3. 我時常在臉書上觀察大家對某些話題的反應,往往一個論點出現,下面出現「認同」、「+1」、「點頭」…等字眼,不是腦粉,就是大家毫無判斷標準,要不然就是一窩蜂的盲從,當事人千萬不要太相信自己有如此高人氣,要不然「千人按讚回應,無人響應出席」絕對會發生在你身上。
4. 社群軟體上的對話群組,人數越多,越沒營養,應該盡量減少這樣的對話群組,能退出的盡量退出,不能退出的就將其設成靜音,減少在裡面的發言次數與文字長度,不僅可以大量節省時間,更可以明哲保身,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裡面藏了哪些人。
5. 會加入LINE對話群組或是某些社團,就是你自認為要知道許多事,或是應被通知許多事,但往往這樣的結果是:知道許多小小事,大事卻一無所悉,尤其是攸關自己未來的大事,絕對不會有人幫你想。
讀完本篇,我給大家三個小建議:
1. 每日「科技安息」半小時,完全不要接觸任何3C產品,睡覺除外。
2. 找個與自己對話的獨處空間,練習傾聽內在聲音,每日至少十分鐘。
3. 關心自己每天可以親眼接觸的人,尤其是家人與真正在乎你的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