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政府推都更 不能怕拔釘子

#地方 #政策 #都更 #釘子戶 #城市 #經濟

記者潘姿羽整理

蔡政府力推都更,多次宣示應加速完備相關法制,也期許可活絡產業、打造安全無虞的居住環境。就目前政策方向來看,大方向值得鼓勵,但真要達到活絡經濟、建構城市競爭力的目標,政府必須擺脫以往過度保守的思維,不要再畏於承擔拆除釘子戶、圖利財團的罵名。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日前指出,都市更新條例、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以及住宅租賃發展條例草案是立院本會期的主要戰場,也期許三讀後,能夠讓都市更新遍地開花。

文林苑事件爆發後,重創都市更新的進展,政府雖欲修正都更條例,但朝野立委版本眾多,始終無法達成共識,因而延宕至今。

就本次都更條例修法草案來看,不是大規模的修法,也有微調爭議條文;也一併提出都更專責機構以及公辦更新需要的法制基礎,完善了相關的配套措施。政府現在做的都是正確的方向,把法制面建立完整是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但談到都更,不免觸及最敏感的釘子戶問題。都更條例原條文是建商可代為拆除,或是請求縣市政府代拆,意即建商、政府都必須承擔責任,修正條文則刪除實施者(建商)「予代為」拆除的文字,也就是政府必須承擔更重的責任。

就修正前後的條文來說,不論是政府、建商共同承擔,或是由政府一肩扛起責任,都不是太大問題,重點是政府是否願意確實依照制度來執行。如果條文修正後,政府仍因擔憂社會輿論而不依法拆除,對於實施者來說,風險遠大於可能獲利,自然不願意冒險投入。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都市更新應具備整體性的設計與思考,比如說透過大面積街廓的改建,形塑城市風貌,或是劃設一定面積的公園、公共設施回饋鄰里,這些都要有一定面積、規模,才有辦法達到目標。

即便是老舊危險住宅的都更,假如僅有其中一棟重建,旁邊都還是危樓,地震來臨時,仍會受到波及,無法達到安全、防災的效果。

政府理想目標是放在大面積、大規模的都市更新,面對少數不同意戶時,就更要拿出公權力,正視拆除的必要性,否則講再多都更願景,也都只是畫大餅。

arrow
arrow

    Joh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